“张方平!”狄咏一听这个名字,忍不住在心中赞叹。
这位宋神宗三朝元老,宋神宗刚一上任就被任命为副相的老大人,真没有想到,蔡道这个孩子居然能够知道这个人,并且会举荐他。说起来,满朝的文武大臣,即便是此刻孙觉没有去长安府任职,而是留在汴梁城,也比不上这个张方平,这个人选实在是太合适了。
张方平,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大宋朝应天府南京人。大宋朝四京之一的南京应天府并不是后世的南京,而是河|南商丘,宋太祖赵匡胤在后周任归德军节度使的藩镇所在地就是应天府,后周的时候叫做宋州,这也是大宋国号的来源。
从其家乡的地理位置上来讲,张方平就不属于保守派大臣传统的领地。从表面上看,张方平这个人既不属于保守派,也不属于变法派,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个也坚决反对变法的大臣居然在王安石变法之前,就和司马光的关系不好。
当初,宋神宗刚刚即位的时候,就胜任礼部尚书张方平为参知政事,时任御史中丞的司马光就持反对意见。而司马光历任之后,曾公亮建议弃用王安石,张方平居然也认为不行。
这就是张方平本人和两派大佬之间的纠葛。只是,由于王安石变法,王安石本人也不喜欢这个直言的老家伙,所以,宋神宗就让张方平致仕在家,他老人家也已经七十六岁高龄了,不知道还能不能处理政务。可是,除了他,宋神宗也实在是想不到其他更加合适的人选了。
真要把章敦派到河北去,非得炸锅不可。
于是,宋神宗便拟旨下诏,任命张方平为大名府通判,专门署理严查宋辽边境走私事宜。别看通判这个官职不大,可是,在地方,有时候比正印官还管事。
之后的几天里,宋神宗想要把王珪牵扯到这件事里,可这个油滑的老家伙,居然一直在装病,不知怎么搞得一直请假在家。这倒是随了蔡确的心意了,正好方便他安排好人事。
新科进士被授予官职也临时冻结,他们这些新贵、以及变法派和保守派大臣们推举的人选,都汇集到了蔡确的桌案前。蔡确是一个也没有黜退,只是,这些人派往个府州县的任临时监察御史,目的地大部分可就由他一个人决定了,而他也买了个面子给章敦和蔡京。
毕竟,他们一个也是副相,一个是现管的开封府尹。
新科进士中,有一个人是例外,那就是状元黄裳,这个人居然也是八闽人。为了保护好他,不让这位新科的状元卷入到这次政治漩涡当中去,宋神宗亲自召见他,并且亲自任命他为金溪县的县令。
为此,宋神宗还特意交代黄裳,让他顺便在职责之内照顾一下方仲永。对于这一点,黄裳本人也是欣然答应,方仲永的名声虽然被王安石搞臭了,可是,这位带有传奇色彩的过气神童,还是让人感到可惜的。
由于王珪不理政事,蔡确也就同意了这任命。
准许蔡道用延安郡王赵佣的名义,在运河沿岸收购粮食的诏书也被加急送到了他手中。不过,这一次,狄安是在诏书发出去之后几天,才又从汴梁城出发的。耽误的这几天,宋神宗一直在反复询问他,保护蔡道时沿途的所见所闻,并且详细的记录了下来。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狄安把钱分给了属下的禁军这件事是事实,所以,宋神宗考虑到京师的安全问题,以及张方平处理宋辽边境走私的难度非常大,就把之前那一队保护蔡道的禁军,随动张方平一起到大名府赴任。即便以后,张方平完成任务,这些人再也回不到京师了。
因此,这一次,狄安再次出发的时候,又重新领了另外两队禁军一起朝着运河进发。其中一队禁军是为了接替保护蔡道的,而另外一队禁军则是押送蔡道从倭国搜刮的那些珍贵的财宝和书籍,以及蔡道的随从人员先一步进京,毕竟,那二十个蔡道收养的男孩子,年龄实在是太小,并不是适合再继续跟着蔡道一起奔波。
这个时代,海上行船的速度比陆地的再快,也是需要时间的。
蔡道想要收购粮食,可是,此刻他的手里面并没有足够的铜钱。而国库中的铜钱,则随同那些临时任命的监察御史一起被分配到各地去了。所以,狄安连同新一队禁军还押送着蔡道向宋神宗内库暂借的五十万贯现钱。
这是蔡道在拜托狄安进京送信的时候,让他给宋神宗提出的请求。他手中是有不少铜钱,可是这个时间差的问题,也只有大宋的官家本人才能够解决。
这次,宋神宗之所以这么爽快的答应下来。
一方面是因为蔡道做的事情既可以为自己的儿子赵佣获取大量的民望,也可以从本质上缓解百姓因为谷贱伤农而遭受的苦楚,说到底,蔡道这么做,还不是为了他们赵家的这个天下在做事;
另外一方面,就是蔡道从倭国掠取的宝物和书籍本身的价值又何止五十万贯。如果不是考虑到蔡道年纪小,宋神宗就是把自己内库之中所有的现钱都交给蔡道,又有何妨?
五十万贯铜钱,看上去是一笔庞大的财富,光是狄安这两队禁军押送的牛车就有十几辆。沿途不是没有土匪或者马贼想要打这些大车的主意,可是,一看到狄安和这两队盔明甲亮的禁军,这些个无胆匪类立刻就偃旗息鼓了。
其他地方,那些临时任命的监察御史依托常平仓收购粮食的行动是否顺利,蔡道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