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生计,国家便允许东北范围内的男男联姻,也算为以后的生活找个伴,至于孩子,便找那全国其他地方的弃儿或是孤儿等等,由国家送到此地进行认领,即减轻了朝廷的负担,也堪堪保住了东北的人口平衡,所以,在此地男男联姻是很普遍的。而二婶秀梅与二壮虽说结婚已经近十年,但也因此种怪相,怀了三次孩子全都流产了,所以全家才把李凡当个宝一样供了起来!
知道了缘由李凡也不禁唏嘘!这不就是班里几个女生常常嘀咕的天下大同吗!不过也真是因为这里的人没那么强的血缘概念,要不这政策也是不好推行的。
可是,要是人人都生双子,那按理来说,李凡也应该有个小姨的,再问婶婶,却是被左右过去了,并被再三警告,不能再两个舅舅面前提起这位小阿姨,怕也是有什么隐情的,李凡虽说好奇,但也知道这话不能问出口。想想便也作罢了!
转眼已过去半月有余,李凡看着自家青砖砌瓦的四间房,不禁再一次感谢了李凡的父母,这里农村的院子是非常大的,除去这四间房外,后院还有着一亩有余的果树地,种了些苹果,桃子,杏子等常见的果树,是李凡父母种来增加额外收入的。
前院靠西有着三间厢房,平时用来存粮食和蔬菜,靠着厢房的南边是一个极大的地窖,等着冬天来存放白菜瓜果的。靠着东边依次是猪圈,牛圈,鸡舍和马棚。因为味道很大,所以离正房非常远,,因为前几天的丧事,家里的猪和鸡都已经杀了招待客人了,只剩下一头老奶牛和两匹健壮的骡子还在。
李老爹挨着牲畜的棚子修了一条小道,方便了平时通行,紧挨着小道的便是用来种菜的菜园子,正值夏季,菜园子里的蔬菜非常茂盛,黄瓜,西红柿,豆角等等常吃的蔬菜挂了满架。前面的院子让李父用粘土造墙围了起来,后面是林地,便也没有管他。
四间大瓦房一间当了储柴火的储物间,一间是李父李母的卧室,还有一间一半做了客厅和饭厅后面的一半专门做厨房,而李凡的那间从三分之二处隔开,前面是李凡的卧室,后面便当了李凡自己存杂物的杂物间。
此时是夏季,屋里生火炕太热,二婶便在院子里搭了土炉子,生火做饭,两个舅舅的家也在本村,距李凡家也相隔不远,本是两个舅舅轮流来家里陪伴李凡的,但十几日前帮李凡收完土豆,便挨不住李凡的推让回了自家,每日只在饭时
来陪李凡吃顿便饭。
这日快到饭时,二婶正在外面忙活着,李凡闲着没事,便找寻了一本杂记在屋里看着,边看边琢磨着让二舅在大门通向正屋门口的土道上,搭个架子寻些爬山虎、葡萄来种,等藤蔓爬满架子,便能形成一个天然的小凉棚,夏天也好乘凉。没事的时候,就能一手吃着葡萄,另一手蒲扇一扇,小日子美滋滋的!
正想到兴起,就看见大舅和大么么引着一老人进了门。李凡忙迎了出去,正暗自揣摩着这人的身份,大舅便拍着自己说:“凡儿,你村长伯伯来看你了,快问好!”
看着眼前笑眯眯看着自己的老人,李凡赶紧鞠了一躬说着:“村长伯伯好!”
村长心里对李凡礼貌的举动满意的不得了,面上笑容更是爽朗,伸手扶了李凡一把,说着:“凡娃子,不用多礼,也像往常一样叫我李伯伯就好,说到底也是一家人哩!”
李凡忙又跟着叫了一声李伯伯,便随着大舅身后一行人进了堂屋,在椅上坐罢,村长喝着二婶拿来的茶水就说明了此行的目的。
原来,这东北因人口稀少,土地又多,所以对孤寡人口有着格外的政策,孤儿每人赠地四亩,无儿女的老人每人赠地二亩,十年不用交税,十年后不爱种也可选择退还国家。
听了孤儿竟有这等好事,李凡差点没乐的蹦起来,但是,看着大舅跟大么么都是一副波澜不惊,可有可无的模样,李凡也犯了嘀咕,又听村长说下去才知道,这宝洼村因为是周边数一数二的大村,好的良田都已经被村民开垦了,现在分的地只能是靠近村边的一个大湖旁的四亩沙地,沙地长庄稼收成不好,也没有村民把这当好东西,分到了也多数是荒着等十年以后返还回去。
村长还表示了因为亲戚关系他给李凡的沙地也有两亩稍好一点的田地,就是年年都会被湖水淹没一个来月,近几年朝廷拨款修了护堤,不再有湖水淹没了,但是收成却还是照着普通地稍差,却是比沙地要好的多等等云云。
又告诉大舅过几日去县城办理地契就起身要走,大舅大么么热情的留村长吃饭,村长借口家里老婆子已经做完,给推了回去便离开了。
而李凡呢?自从听到沙地两个字便立在一旁发起了呆,沙地啊!别人不知道,但生长在农村的李凡怎么会不知道,那就是铺天盖地的西瓜和香瓜啊!想想夏日里沙瓤的大西瓜甜香脆的大香瓜,口水都止不住的往下流啊!
直到二舅牵着骡子从地里回来拍了他一巴掌,才反应过来!一家人上了饭桌李凡就兴致勃勃的说了自己的想法,以为找到了一条发家致富的小康道路,却不想被二舅打击了个彻底,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