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秀不过区区宫女,即便是皇后身边的大宫女,也不可能动得了他的暗卫。再对重华宫下手,本就是画蛇添足之举。难不成那人竟天真的以为,这一次他查到翊坤宫会停手?
作者有话要说: 我本来准备多写一点的,一个会开到晚上七点。还好今天早上起得早,写了这么多。修修我先放上来了。明天继续早起,今天要准备睡觉了。
明天应该可以出来了。下个月我争取不断更。
☆、石出
“臣将皇宫内十年来记录在册的宫女太监死亡案件翻看了数遍, 发现了一个巧合:这些死去的人里,上吊自尽都是等级低微的宫人。臣又将宫外近些年上吊自尽的案件翻出来一一比照, 发现京城内上吊自尽的人多是贩夫走卒之辈, 无家小之人。臣走访了近年几名新死之人的邻居,发现死去的这些人里多是浪荡子。他们死了, 四邻都会拍手叫好, 然而这其中也不乏有踏实做事的人。邻居发现他死在家中,诧异之余, 还为之可惜。”
顾知的话,让圣隆帝沉默了。顾知的发现, 似乎不简单。
“臣还将近年来, 宫内外记录在册的无头案翻阅了一遍, 有一件事,让臣觉得奇怪。”
“何事?”圣隆帝挑眉,将目光上移, 落到了顾知的官帽上。
“庆历十一年采选时,有一名秀女在宫外别苑因夜半受惊, 大声嚷嚷时被管事嬷嬷知道了,关到柴房里。第二天早上,那名秀女被人发现时, 已经死在了柴房中,死因不明。这个案子一直没有定案。”顾知拱手沉声道。
“这有什么关系?”圣隆帝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庆历十一年是多事之秋。当年的选秀因为一名秀女吊死在五庄观,牵扯出五庄观观主苏殷毁女子清白,却被前户部尚书苏通河包庇, 为祸一方之事。官府在五庄观搜到了大量证据,证实苏殷犯下重罪,因此将观主苏殷问斩。
同年十三公主出生,而苏婕妤却在诞下十三公主之后就过世了,死后被追封为德妃。九月,前户部尚书苏通河及长子苏炳贪赃枉法,陷害忠良,家产被抄,全家处斩刑。苏通河幼子苏梁,苏德妃之父,因供职翰林院期间,为官清正,编书有功,又有苏德妃诞下公主,有功皇室,他特赦苏梁一家,免其罪责贬为平民。至于那名死在宫外别苑的秀女,圣隆帝到没什么印象。
难道真与这件事有什么关系?
“臣因为好奇这名秀女的死因,特意查了一下这名秀女的出身。也许是天意,臣妻携子出门采买时,遇到了一名妇人被人欺负,出手相助。那妇人年约二十五六,身边带着一个三岁的孩子。臣妻自从做了母亲,就见不得孩子受苦,一时心软将那对母子接到家中,让那妇人在家中做些事,养活她和孩子。因那妇人感激臣妻,便将身世如实相告。”
“臣妻与臣说起时,臣发现那妇人的籍贯姓名竟然和那庆历十一年在宫外别苑死去的秀女一模一样。臣以为这世间所有的偶然都是无数次的必然交汇后形成的。在这个时候竟有这么巧合的事发生,其中必有所牵连。为了求证,臣单独见了那妇人,问起她的事情。这才知道,这妇人当年本在采选名单内,只因有了相好之人,不想入宫,便与相好之人私奔了。后来她才知道,父母几乎倾家荡产才将她这件事摆平了。她是家中独女,虽然做了错事,父母仍然原谅了她,为她和私奔之人举办婚礼。谁知她与之私奔的那人本是中山狼,哄她做了夫妻之事,就是为了谋夺她家的万贯家财。那人没料到她的父母为了她会散尽家财。然而破船还有三斤铁,父母为她散尽家财后,她家中仍有少量余财,足够她们一家过日子。婚后,她的丈夫仍不甘心,费心卷走了她家余下的家财,若非她机警,只怕她母子二人都被丈夫卖了。只可惜老父老母,一生心血就因为她毁了。若是泉下有知,只怕不得安宁。”
“那妇人为了逃避丈夫,一路北上来投奔姨母。好不容易到了京城,结果姨母一家早就搬走了,而她也不幸被几个浪荡子盯上了。要不是臣妻出手相助,她孤儿寡母没地儿可去。”
“你的意思是,那死去的秀女,也是冒名顶替之人。”圣隆帝神色不明,顾知答了一声是。
“那名花鸟使既然敢用五庄观前观主苏殷推荐的女子顶替吊死在五庄观的那名秀女,让其他人冒名顶替另一个秀女的名额,不是不可能。”
“那名女子死了数年,尸体或许都化成了白骨,当年涉事的人死的死,难查。”圣隆帝看着顾知,神情凝重。
“臣愿一试。”